JRS体育logo

JRS体育是一个合法备案的体育足球比分资讯网,专门为广大球迷们提供获取英超,西甲,nba,jrs直播,欧洲杯等最新最快资讯动态,免费高清直播和足球即时比分!

筷子街历史文化⑩|关于三水足球的那些事
来自:世界杯资讯 www.51dingdan.com 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1:56



编者按:

7月12日,健力宝杯第十八届佛山佛山“西甲”足球联赛(以下简称佛山佛山“西甲”)将正式鸣哨。一位老佛山“西甲”人提笔撰写了2000多字的长文,向三水融媒讲述了自己与这项赛事,以及与筷子街的点点滴滴。从他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足球的传承,也感受到了那一份不变的挚爱。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夏日微风。一个久违了的电话里传来那把熟悉的带有些少沙哑的声音,是老同事,说,要我为即将开幕的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做点事。我能做点什么呢?我退休也有三年了,离开我梦牵魂绕的佛山“西甲”也许更长时间。我以一个退休人员的生活状态,安居于城郊一隅,重拾少年时的喜好,看看书,画画钢笔画。偶尔到“友联”老年人足球俱乐部出出汗,更多的想法是到足球场上再见一下我少年时代就十分崇拜的那些老一辈“西甲明星”。

尽管这两年佛山“西甲”在改革开放创新的大势下,以其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姿态,一下子走进全国足球爱好者的眼里,佛山“西甲”的宣传势头借助现代信息传播达到前所未有,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触动,我甚至连改造翻新后的云秀山体育场也没有进去看上一眼,更别说看比赛了。家里人批评我保守自闭,说我这个曾经的佛山“西甲”人,竟没有一点三水足球文化的情结。这可一下子刺痛了我的心。我怎么可以忘记佛山“西甲”离开佛山“西甲”呢,我可以说,我是一个见证佛山“西甲”发展和佛山“西甲”一起走过来的人啊。


何汉刚早年工作时的资料。受访者供图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的西南街还真的只有两条像筷子一样的街道。一条叫岭海路,后来改作中山路,一条是通宁路,后改作人民路。人民路相对较长,分四个街区,我住在东面的四街,沿着四街一直往西面走到尽头就是一街的云秀山体育场了。在那个年代,云秀山体育场几乎就是三水人的社会生活大舞台了。集会、游行、体育、劳动竞赛,还一度被基层民兵用作实弹射击训练场。休息时间,云秀山就成了草根足球爱好者的天堂。有放学后的学生,有下班后的工人,有下乡回城的青年,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足球爱好者。足球,也几乎成了这个仅有两万多人的小城镇的主要社会生活。在当时那个历史环境下,也只有足球场才可以更好地释放困惑的生活情绪。三水足球联赛就在这样的草根足球发酵下滋生出来。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一个小县城可以组织20多支11人的足球队进行比赛,而且还在物质紧缺的七十年代,真有点不可思议。一个干部职工加起来不到三十人的县排灌站,居然组织了十多个男人参加足球联赛,这情形有点近似冰岛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一样,西南街道的男人也差不多都到云秀山看足球了。我父亲所在的二轻五金机械厂(铁厂)是当时三水足球联赛的劲旅,这源于他们单位门前有一个既是露天会场,又是农贸市场的地方。下班后,很多人就在那块夹杂着牛屎鸡屎砖头石块的泥地上踢球。我父亲不踢球,也没有什么爱好,看足球赛却是他主要的喜好。每逢云秀山有足球比赛,一对拖鞋一包烟,铁定坐在主席台靠西那块坡地上。我与父亲不同的是,我喜欢踢足球,我和学校的小同学无法在云秀山争到一块踢球的地方,只能在水闸前的沙滩上踢,因而被学校的老师称作是沙滩足球队。喜欢踢就自然喜欢看,三水足球联赛场上大都有我们的熟悉的人,有自己的亲戚,有街坊邻里的人,有父母单位的球队在场上,球场上有亲朋戚友互为对手,也有兄弟同队竞技。

场上比赛,场外观众各自呼唤熟悉的“球星”的外号,“牛达”“黑马”“魔鬼”叫个不停,球迷都喜欢给那些技术特点鲜明的球员起外号,比如有个踢后卫特别稳的人叫“二闸才”,有个喜欢盘带的球员被称为“湿手巾”“豉油碟”,那个射门老是打偏的虾哥,就被人叫作“盲虾”。到云秀山看足球,更多的是看亲情,看热闹。半场休息,一些手脚发痒的观众就跑到场上一展身手,也惹来观众的阵阵喝彩。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足球带给人的快乐,就这么一直随着时间的长河来到2002年。当时,三水足球联赛以更为完善规范的形式出现,三水足球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以短传控制、灵活渗透的南派足球技术也因近似西班牙足球风格而享誉省内,三水西南足球联赛从此被誉为佛山版的“西甲”。那些年,在这片民间足球的沃土上也孕育出邓以达、黄德勤、周锦堂、徐荣生、蔡尧辉、林友荣、植思龙等一批三水足球精英,他们先后进入广东省队、国家青少年足球队及省内外一些专业足球队,为三水足球赢得了荣誉。有一年,一个暑期回家看佛山“西甲”的大学生对我说,他们大学办运动会,系里的体育老师要组队参加足球项目,开口就问,有没有从三水来的同学啊?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从三水出来的人,高低都能踢上两脚。

2013年,三水足球不再满足于“窝里斗”,佛山“西甲”首次打开了三水足球的大门,引进周边市区足球队前来佛山“西甲”赛场,允许外籍球员登上云秀山体育场,佛山“西甲”的号召力又再次增强。

还记得那天,我接到工作任务去云秀山用镜头记录新佛山“西甲”场景的时候,心情异样复杂。傍晚,我骑着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慢悠悠的从旧街那边上岗去了。四十年,如白驹过隙,我儿时西南街的两条旧街,已经变得老旧清冷,新城新区几乎把所有旧街的居民都吸引过去。我也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旧街,沿着四街往西走,有熟悉的地方,也有陌生的改变。十二间107号,我住过的地方,已经拆建了,西南一小还在,我想起童年时代和我一起踢球的同学,他们今晚也会去看佛山“西甲”吗?七十年代的足球劲旅铁厂队就在我们学校的对面。旧街人烟稀少,我却觉得身边有很多身影熙攘着,正往云秀山那边赶,现在,只是人去街空而已。那晚星光灿烂,云秀山体育场那边人声鼎沸,激情洋溢。当我在云秀山体育场那个我熟悉的地方架好设备等待灯光亮起时,我习惯地用镜头向主席台靠西地那个地方瞄去,那个曾是我父亲看球必去的位置,可如今那地方没有他的身影,我想,他也许正从旧街那边走来,他只是迟到一点。但我知道,他是不可能来了,今后,永远也不可以再来看佛山“西甲”了。


2021年,何汉刚退休时在云秀山体育场留影。

2021年,我退休了。那一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也因为佛山市运会的缘故,我也等不及佛山“西甲”的到来,我离开了我的工作单位,离开了旧街,离开了我心心念念的佛山“西甲”足球联赛。

2024年的一天,老同事打来电话,说要办一个类似于博物馆的佛山“西甲”展厅,要我提供一些史料照片。我答应了,也想为佛山“西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天,再次踏进云秀山体育场的大门,让我眼前一亮,曾经老旧不堪的云秀山运动场,在政府民心工程的推动下,已经改造成一个亮丽的足球场,灯光、座位、草地、跑道焕然一新,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政府部门还围绕佛山“西甲”联赛将云秀山体育场外拓展成为观看佛山“西甲”夜市经济“啤酒一条街”。云秀山,也创下了万人看佛山“西甲”的壮观场面。散会了,我又回到旧街,经过旧城活化改造,旧街以其特有的韵味,展现着它曾经的过往。回望那条长长的旧街,想着旧街那些人,那些事,感到有点怅然若失。我喜欢足球,也踢足球,参加过县运会、市运会、区运会足球赛,就是未踢过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幸而我却有机会以工作的形式参与了佛山“西甲”,并为佛山“西甲”在新时期三水足球的发展路上作出自己的努力。


退休后,何汉刚仍热心参加各类足球赛事。受访者供图。

想来,我并没有离开云秀山,那里有我不少青春岁月,我也没有离开佛山“西甲”——它一直是我们三水人引以为豪的传承。此刻,我耳边仿佛听到了新赛季佛山“西甲”足球联赛的集结号:

三十二强汇聚三水,大战一触即发!云秀山,佛山“西甲”足球,我们来啦!

2024年7月3日

何汉刚

作者:

何汉刚,1961年出生于三水西南街十二间107号。1979年参加工作,在三水粤剧团从事美工、演员工作,1983年考入三水县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工作。2007年调到三水区体育局从事群众体育组织、实施、宣传工作。从小喜欢踢足球,参加工作后,代表宣传线,机关线先后参加了三水县第九届运动会、三水市第一丶二届运动会,三水区第一届区运会足球赛。近年加入三水区中老年人“友联”足球俱乐部,先后参加了全国,全省中老年人足球比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立韵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