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在火爆出圈之后,如何接续发展?答案是,着眼未来,从娃娃抓起。
“榕江足球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小时候,我们都去榕江师范学校和寨蒿河河滩上踢球。首届车江乡村足球赛开始于2000年;榕江县老城区足协上世纪70年代成立,2017年,榕江县足协成立,备案球队35支,注册球员超千人,县城38.5万人口,踢球的至少有5万人……”
对记者娓娓道来的是榕江足球的“活字典”——榕江足协副主席杨亚江。尽管年近五旬,但他依旧活跃在球场上,不但是去年村超冠军队车江一村队队员,平日里也组织着以车江一村、二村、三村村民为主的“老男孩足球俱乐部”。
杨亚江的本职工作是当地车民小学的校长。
步入车民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两块标准的足球场上奔跑的足球少年们。杨亚江介绍,学校一直有足球传统,从2015年开始系统开展足球教学,积极组建班级足球队,定期举办校园足球赛,同时开展足球嘉年华、周末训练、足球主题绘画、足球趣味游戏、校际交流赛等。“我们学校的孩子每天都确保有一节体育课,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大课间以及周二周四下午的课后服务也都是足球内容,校队则会在每天放学后进行一小时训练。”杨亚江介绍,“在我们学校,谁也不能占体育课!”
即便是在足球氛围浓郁的榕江,专业足球师资短缺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车民小学有8位体育老师,其中6位具备足球专业背景,但仍旧无法满足学校日常体育课、训练比赛的要求。“老男孩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们就这样成了学校的“义务教练员”。
杨胜春毕业于贵州开放大学足球专业,是“老男孩足球俱乐部”以及车江一村足球队的主力。从事专业足球训练和推广的他,每周都会到车民小学义务带训,对足球的热爱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车民小学是他的母校。“小时候,长辈们就带我们踢球,现在我们带孩子踢球,都是应该的。”更加可贵的是,杨胜春每天下午还会驱车近40分钟到寨蒿中学进行两小时左右的义务带训,看到学校足球队从无到有,到慢慢取得进步,杨胜春感觉“很开心、很满足”。
为了确保孩子们升学路径通畅,尤其是升学后还能保持较好的足球习惯,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榕江当地不少学校的足球苗子初中都会整体升入民族中学和榕江二中,高中进入榕江一中和三中,这也解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车民小学的故事只是榕江厚植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基础的缩影。伴随着村超的出圈,当地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无体育不教育,无感恩不教育,无足球不榕江”的榕江县教育发展思路,借村超之火,用足球与手机、电子产品、电子游戏“抢”孩子。2024年春季学期起,榕江县广泛开展中小学“班级足球超级联赛”,也就是被当地称作“班超”的全新赛事。
“什么是班超?就是学校里的村超!”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笑着说。
的确如此,记者在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2024年足球班超活动开幕式上了解到,全校49个班级都组建了足球队,在一个半月时间里进行循环赛,5月进行总决赛。班超开幕式以及每场班超开始前、中场休息、比赛后都有孩子们自编自导的文艺表演,充满活力的《追足少年》,家长们表演的《舞龙》以及全体人员合跳的多耶舞几乎是村超的翻版,青少年版的村超。
据了解,榕江县共有乡(镇)级以上中小学41所,2024年3月至今,全县已有19所中小学校开展班超比赛,覆盖532个班7696人,开展比赛771场次。今年春季学期,所有乡镇级以上中小学都将开展班超活动,以此打通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的培育竞赛体系,开辟足球发展新的“双线路径”。
徐勃表示,班超不仅仅是对村超的简单复制,而是发挥足球、体育的多元价值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现“班班有足球、班班有球队,人人都参与,天天有活动、有训练、有比赛”的目标,让学生们“开心地学、快乐地玩、幸福地活”,让阳光自信成为榕江学生的气质和受用一生的馈赠。
更加让人期待的是,村超总决赛期间,将在多场比赛前安排班超比赛作为垫场赛。
足球在榕江是幸福的,真正拥有过去、现在和将来。(转自4月25日《中国体育报》01版)